劉學軍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不斷提高天津水稻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小站稻全面振興,讓“中國田”用上更多“天津種”,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天津糧”,才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天津貢獻。
一、發展現狀
1. 優質粳稻育種國際領先。我市金稻919、津稻9618、天隆優619、津原U99在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鑒評屢獲金獎,超越稻花香、越光等知名品種。
2. 雜交粳稻育種國際領先。雜交粳稻種質創新及應用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超高產育種實現重大突破,2021年噸糧稻5號在津實打實收畝產1049.15公斤,比主栽品種增產31%。
3. 抗除草劑直播稻育種全國第一。金粳818等津育抗除草劑常規粳稻年推廣面積超800萬畝,居全國首位?;蚪M編輯技術創制新型抗除草劑水稻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
二、存在問題
1. 基礎研究亟待加強。一是小站稻食味品質、噸糧稻產量等重要性狀控制基因尚未克隆。二是現代育種技術創新不足,基因組編輯、合成生物學技術、信息智能育種等有待創新。
2. 極品和精品品種數量亟待增加。一是超優質小站稻品種選育有待豐富;二是超高產雜交粳稻品種選育需要加強;三是抗除草劑直播稻育種需加快適宜東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的研發速度;四是缺乏重大產業價值的水稻生物反應器品種。
3. 水稻產業亟需升級轉型。一是高端米加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二是雜交粳稻種業亟待發展;三是抗除草劑直播稻種業急需加強;四是以水稻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功能物質、疫苗和醫用蛋白的高附加值產業亟待補齊。
三、意見建議
1. 加快成立水稻現代育種海河實驗室。廣東等7省相繼成立高水平種業實驗室。建議盡快成立天津市水稻現代育種海河實驗室。
2. 水稻現代育種海河實驗室初步設想。一是人員團隊。建議以天津農學院和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等農口單位為依托,聯合全國水稻領域院士等知名專家組建人才團隊。二是重點領域。面向育種科技前沿、面向水稻產業主戰場、面向國家糧食安全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點布局6個領域:超優質小站稻品種創新應用及小站稻振興;超高產雜交稻品種創新應用及種業發展;抗除草劑直播稻品種創新應用及智能化稻作革命;功能醫藥水稻品種創新及產業化;水稻重要農藝性狀基因功能研究;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育種理論和技術創新。
3. 建設目標??傮w目標:爭取獲批國家實驗室或國家重點實驗室認定,力爭在國家實驗室體系布局中盡快取得歷史性突破。具體目標:(1)種業產值:種業年產值達到51億元,其中發展30萬畝雜交粳稻制種,年產值達到18億元;天津育成雜交秈稻在全國發展20萬畝制種,年產值達到12億元;天津育成常規粳稻在全國發展60萬畝繁種,年產值達到21億元。(2)米業產值:超優質小站稻年推廣面積30萬畝,小站稻高端大米年產值12億元。(3)推廣面積:津育水稻品種在華東、東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年推廣面積達5000-6000萬畝。(4)社會效益:年新增社會經濟效益50-60億元。(5)科研成果:國際頂尖期刊論文3-5篇,高水平SCI論文10-15篇。國際專利3-5個,國內專利10-20個。省部級獎勵5-10項,國家級獎勵2-3項。
發言人:劉學軍 天津農學院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課題組成員:王延文、劉學軍
|